乡村产业如何跳出低效怪圈

发布时间:2023-12-29       来源:玉山县乡村振兴局      选择阅读字号:[ ]     

索引号 000000000/2023-51258 主题分类 政务动态 发布机构 玉山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 2023-12-29 公开形式 网站 关 键 词 政务动态

近年来,上饶市紧紧围绕不同乡村的特色优势,有效整合要素资源,引导各县(市、区)培育发展1个农业首位产业和1至3个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一县一首位产业”农业发展格局,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上饶模式有哪些成功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提质增效?上饶市委党校课题组深入上饶市12个县(市、区)开展调研。

近几年,上饶市各地区都在探索做“土特产”文章,也打造了一些地方特色产业,比如,培育了优质稻、水产、蔬菜3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了广丰马家柚、婺源绿茶2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但乡村产业在厚积成势的同时,也仍然还存在经济效益不高、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人才短缺等显著短板,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效益不高。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技术和生产设施,难以保证产品品质,加之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配套不够健全,从而产品品牌形象不够突出,产出效益与预期有较大差距。如,广丰马家柚种植,规模虽大,但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难以品控,全市域的深加工和统购统销机制不完善,衍生产品市场化渠道不通畅,经营效益不稳定,其品牌价值仅有18亿元,与赣南脐橙691.27亿元的品牌价值差距甚远。市场化程度不高。品牌营销能力欠缺,产品在市场化方面遇到了较大阻力。如,广丰马家柚目前研发出了柚子皮、柚枕、酵素、柚子酒、柚子糖、美妆产品等6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但真正打入市场的只有五、六种,大部分精深加工产品无法形成规模。再如,婺源绿茶、广信白眉茶需要贴牌西湖龙井、安吉白眉等才能更好打入市场。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调研中发现,经营主体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形式比较单薄。农户多以土地租赁、农产品及原料买卖、计时计件获取报酬等方式获得收益,而通过合作经营分红获取收益的较少。虽然有些企业、合作社建立了股份分红机制,但实施分红的比例较低,多数采取每年固定的保底分红方式进行。农业人才紧缺。近年来,上饶市出台了“回村大学生”工程、“雏鹰成长”计划等乡村人才引育政策,支持年轻大学生和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但由于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农业特色产业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如,由于掌握红芽芋标准化种植技术的人才不多,导致铅山红芽芋产品品质难以把控,影响经营效益和品牌形象。

上饶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全省也具有普遍性,如何破解这些问题,确保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需要各方面合力探索。发展乡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是关键。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这无疑是实现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路径。具体而言,应做好这几篇文章。

一是做好“土”字文章。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紧扣地区自然条件、资源差异、地域标识、制作方法及技艺、特定历史文化等“土”的基础要素,搭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信息平台,构建全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信息库,对产业地域分布、产业结构、产业动态、供需信息等进行动态跟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各类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例如,横峰县坚持一手抓外地龙头企业落地,一手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先后引进了隆平高科、天力种业、合银种业等11家制种企业入驻,培育扶持本地的兴安种业实现“育繁推”一体化。

二是做优“特”字文章。抓品种培优。特色产业要“特”得明显,关键要以优质“品种”做支撑,可以借鉴延安洛川苹果的经验。作为洛川的支柱特色产业,洛川县储备了600多个苹果新品种,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高居全国水果类第一。抓品质提升。积极探索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研发一批关键性、突破性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形塑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如,广丰区正在加大与华中农业大学的合作,建立马家柚科研中心,让果农从“会”种柚到“慧”种柚。抓品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具有联合带动优势,要在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上发力。如,上饶市借助江西省创建“赣鄱正品”全域品牌东风,打响了“上上之选·饶有风味”区域公共品牌。另外,可依托线上线下营销合作,推出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比如横峰“港边红”富硒红薯就已形成品牌声势,产品已走向全国,并出口东南亚,带动了当地红薯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以上,总产值1亿元左右。

三是做大“产”字文章。以市场化强链补链。引导资本投向特色产业两端高附加值环节,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前展后延,加快构建研发设计、选种育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品牌孵化等全产业链,打通产供销,确保产品能够在市场化竞争中增加附加值。可借鉴山东省金乡县打造大蒜加工产业链的经验,通过700多个企业把大蒜加工成调味品、大蒜素、精油等100多种产品,形成产业集群,身价上涨十几倍,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科技赋能畅通循环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渗透,尤其要加快推动电子商务进乡村,培育区域农产品直播带货能人,改善农村商流物流条件,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精细化提升综合服务。引导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工商资本、社会组织进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程全域覆盖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如,玉山县组建了农三强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采取“服务组织+村集体+农户”“服务组织+主体+农户”模式,以全托、半托、代管三种方式为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天然是弱质产业,又有公共性、公益性特征,尤其需要特殊的呵护保障机制,才能实现产业的持续强筋健骨。强化多元投入。一方面,党委政府要继续优化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以全域化的视角集中整理和分配全域产业资源,防止部门资源供给“碎片化”和资金扶持投入“同质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完善乡村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鼓励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产业。如,广信区华坛山镇为助力樟涧民宿产业发展,通过“政-银-民宿”三方联动,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共发放“民宿贷”191户、4000余万元,仅2年时间,樟涧村就培育民宿73家,户均增收11.6万元,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优化产业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多元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股金+租金+薪金”的股份式、“土地代耕代管代种、农产品代加代销代售”的托管式、“合作社及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分红”的分红式、“区域交易大市场+小微农商商户互惠互利”的市场式等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弋阳县葛溪乡雷兰村,通过“企业土地流转+农户土地反包+种植技术指导+产品代销代售”模式,企业每亩可获得5000元利润,农户每亩可获得1.5万元的收入。注重人才培育使用。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创新创业,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用好“回村大学生”工程、“雏鹰成长”计划等,培养年轻化、高素质、懂技术的乡村人才。打好“乡情牌”,鼓励更多乡贤回乡投资,助力家乡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