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玉山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模式

发布时间:2021-01-12       选择阅读字号:[ ]     


裁剪、压膜、电车、打包、发货……新年伊始,走进玉山县南山乡飞洋箱包加工厂扶贫车间,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外贸订单。“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过来上班,下班后又可以去接孩子回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我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今年41岁的港口村脱贫户张面枝笑着告诉笔者。

5e493ebcb4e74c61bfe5240588118e38.png

张面枝原先住在港口村五梅山大山深处,距离集镇街道有10多里山路,生产生活很不方便。2018年,村里针对她家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向其大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张面枝考虑到土房破旧危险、小孩就学等原因,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2019年2月,安置房竣工,张面枝和本村其他15家贫困户一道,带着儿女搬进了安置房过春节,开始了崭新的社区生活。

a2fef65ba0924d7081a8ed222dd9a6a0.jpg

“一开始我也很担心搬下来后的生活,没想到政府把扶贫车间就建在了集中安置点隔壁,我们在扶贫车间上班,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不比在外面打工赚得少。”算起这笔账,张面枝十分高兴。经过一年多的操作,如今她已经是熟练电车工了。

 7ed0008e526f408481f4edaed874f78b.jpg

在玉山,像张面枝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过上幸福新生活的脱贫户还有很多。玉山县把“扶贫车间”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鼓励乡贤把工厂搬回家乡来,引导贫困群众从山区迁出来,把“扶贫车间”建在集中安置点附近,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搬出来更稳得住,实现高质量脱贫。

 009e9e5d05e04e67ae6340cc42133c41.jpg

仙岩镇的扶贫车间负责人祝雨军就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把扶贫车间设在了毛家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大楼内。 “车间30多名工人大多来自当地和周边的贫困户,我们根据他们的劳动能力安排工种,最少的每月也有1000多元收入。”祝雨军告诉笔者,目前正是生产旺季,来自各地的订单日渐增多,工人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9030c17608e647929e4b8b9a5bb81337.jpg

“乐业才能安居,要想让贫困群众挪出穷窝、斩断穷根,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扶贫车间’的政策刚好与易地扶贫搬迁形成互补。”玉山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南山乡率先尝试该模式以来,玉山县主动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改造闲置厂房、校舍、土地,采取政府建厂房、企业拎包入驻、政府出地企业建车间、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建、扶贫车间直接办到搬迁安置点等多种模式,建设就业扶贫车间。目前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17个,扶贫车间(作坊)200多个,帮助1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